摘要:洛维特将神学视为历史进步意识的前提条件, 将马克思历史哲学同基督教末世论进行同质化理解, 是对马克思历史哲学叙事前提的神学解读。 从维科到黑格尔的近代西方历史哲学本质上致力于以哲学反思历史、 以历史证明神学, 持续发展了孕育于历史神学中的历史进步意识, 最终实现了对历史神正论的彻底完成, 表现出鲜明的神学性质。 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叙事前提并非神学, 而是 “ 现实的人” 及其目的性实践。历史的意义不在于真理的 “ 彼岸世界” 之中, 而在于 “ 现实的人” 的生活世界即 “ 此岸世界” 的真理之中。“ 此岸世界” 的真理性源于其构成 “ 彼岸世界” 的历史起点, “ 彼岸世界” 是对 “ 此岸世界” 的理想形象的建构性反映。 世界从现实状态向理想形态的转变过程是历史进步与历史代价的统一, 呈现为 “ 更好的当下历史” 向 “ 当下历史的理想形态” 转化的非线性过程。 这一转变过程得以完成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在于, “ 现实的人” 及其以改造现实世界为目的的革命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