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 “文明互鉴” 和 “文明探源” 发表重 要讲话。 在 2022 年 7 月 16 日出版的第 14 期 《求是》 杂志上, 习近平总书记以 《把中国文 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为题, 再次就 “中国文明历史研究” 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在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工 作中, 他强调: “我们要坚持弘扬平等、 互鉴、 对话、 包容的文明观, 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 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 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 阂, 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 价值”。 本刊以四川大学 2035 先导计划 “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 首席专家曹顺庆建议开设 的 “文明书写与文明互鉴” 栏目为基础, 以 “重写文明史” 为年度话题, 探讨为 “文明定 义” 提出中国方案的可能性。 文明定义以及所包含的文明观, 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文明史 书写, 世界上许多重要的思想家都参与过 “世界文明史” “人类文明史” 的建构和书写, 为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认知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同时也为文明定义和文明观留下了偏见。 “重写 文明史” 的目的不在于短期内建构起代表中国立场的 “世界文明史” “人类文明史”, 而是 检讨已有文明史著中关于文明定义和文明观中存在的问题, 以超越文明隔阂、 文明冲突、 文 明优越为目标, 邀请全世界学者共同参与, 通过中外理论家的不断 “对话”, 实现关于 “文 明观” 问题的新的共识。 本刊今年的第 1 期发表了 “重写文明史” 主题的三篇论文, 其中曹顺庆、 刘诗诗的 《重写文明史》、 欧洲科学院院士西奥·德汉的 《重写世界文明史/ 世界文学史: 由编撰 〈文 学: 世界史〉 引发的思考》 对于 “重写文明史”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方案, 杨清的 《英美 “世界文明史” 编撰述评》 则对英美 “世界文明史” 书写的基本形态进行了梳理。 三篇论文 发表后, 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哈佛大学达姆罗什教授、 达拉斯德州大学顾明栋 教授、 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 浙江大学李思屈教授, 以及四川大 学张法、 金惠敏教授等学者踊跃撰文, 参与对此问题的讨论。 囿于篇幅和翻译进度, 本期笔 谈率先发表中文写作的成果, 后续将刊载哈佛大学达姆罗什等欧美学者的论文。 “重写文明史” 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学术问题, 其中涉及因 “文明” 问题而引发的各个 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重建, 在去除 “西方中心主义” 的同时探讨对于西方文明的接纳, 在弘扬中华文明的同时避免故步自封等, 这些问题在笔谈学者的精彩论述中均有涉及。 笔谈 以 “为何重写, 如何重写?” 为题, 一方面是对笔谈文章的问题化概述, 同时也是强化 “重 写文明史” 探讨的 “问题” 本位。 它是一个开放的问题结构, 我们希望把文明观的讨论, 引入各个学科史的探讨, 例如 “重写文明观与重写世界文学史” “重写文明史与重写艺术 史” “重写文明史与重写中国文学批评史” 等等, 关于重写文明史的讨论也才刚刚开始, 重 塑文明观, 重写各个学科史, 必将有更加深入和热烈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