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玄宗、 宋徽宗诏封庄周 “真人” “真君” 之号, 可被看作唐宋朝廷对道家先贤加以官方 “神 化” 现象的代表, 在道教神灵、 道教经典发展层面具有重要影响。 庄周先后被封 “南华真人” “微妙元通真 君”, 体现了 “神权君授” 的一面; 同时, 朝廷通过君权赋予的 “神性”, 可以进一步达成君权神授、 神权 反哺君权的目的。 唐玄宗、 宋徽宗对庄子的诏封, 推动了庄子的神化, 并通过政治性权力自上而下地推广庄 周的新称号, 推动 《南华真经》 的流传, 使庄子的神性形象前所未有地融入主流意识形态之中。 由此, 唐 宋以降, 文人墨客笔下出现了不少 “神性” 的庄子形象, 在不少神话与民间信仰中也开始出现 “南华真人” 之神迹。 庄子的 “神性” 封号与世俗权力息息相关, “神权君授” 的背后是强烈的君权神授的需求, 而非君 主单纯对 “虚无之教” 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