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府庄田是明代社会经济的重要部分, 诸王府中蜀府号称 “最富”, 但其王庄来源和管业模式 并不清楚。 新发现 《西蜀正字山寺碑铭》、 明蜀王文集及旧存四川地区方志等材料共同揭示, 蜀府除 “钦 赐” “奏讨” 外, 还在分封时 “自行开垦” 了大量未载册籍的田土, 并于各处王庄兴修寺观, 利用僧人代为 管业, 寺观统属于蜀府内官机构 “正字厅”, 蜀府与宗教势力间存在利益纽带。 这表明在张居正清丈运动 前, 蜀府存有大量隐匿庄田, 长期自行管业, 有司难以掌握。 万历清丈后, 隐匿的庄田被纳入国家赋役体 系, 蜀府财力亦随之下降。